xianpengwang

微信公众号:自我的成长(growourselves),依托专业人士,提供心理成长和能力增长的干货;一切与成长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一切与能力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

续信息时代网络教育

    第三章勇敢面对

一般来说,一个人越早独立自主地做选择就能越早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开发潜能,做出只有他本人才能做出的成就。但我们中国人大多到了中学才会有自主的意愿,有些人直到大学毕业也不敢独立地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种状况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快,青少年越来越张扬个性,似乎也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了,事实上呢,他们只是更关心自我感受罢了,说的严重点,就是更自私了,做事情很少顾及后果,鲁莽任性爱冲动,盲目地跟风模仿各种时尚时髦。
    ——我没有权力作这样的概括。我甚至不能勇敢面对我的梦想。
    ——即便显得荒唐可笑,我要将我的困惑表述出来,解决掉。
※※※※※
    李开复要创业了。他用他的行动实践着他的格言“做最好的你自己”。
    价值观、态度、行为,三者都对路才会有成功。李开复说,成功应该是多元的。这是说价值观。价值观的问题李博士没有过多讨论,他给出态度和行为的六组对应:
    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
    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
    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
  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
  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
  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
    然而,价值观的问题不解决,对李博士说“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学生不会减少。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曾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
    积极地管理自己,这是我希望我能够向更多人传达的一个信息。我认为那将是我所能够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我做不到?我需要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受某种价值观的影响太深,难以作出行动上的突破。
    可以这样说,如果我很早就能够面对自己这种梦想,我一定会坚持读到博士,克服不惯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像李开复一样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然后,利用业余时间“传道”。
    但是,我不敢。我无数次想象我面对许多人时演说着什么,仍然不敢暴露我渴望进行某种道德说教活动的欲望。
    为什么?因为我在小学时就能够感受到人们对“崇高”的鄙夷心态。
    你没有看错。人们鄙夷崇高,且心安理得。
    这是一种思想的“反动”,是对多年“狠斗私字一闪念”这一道德训练的反击。
    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学生为五保户拔草,我老老实实蹲在那里干活,其他人跑得哪儿都是,村干部来搞所谓的突击检查,逮住一群“捣蛋”学生,听信调皮学生的话叫仍然在那里拔草的我也站出来,当时竟然委屈的想哭,幸亏其他同学说了公道话。性格太懦弱善良,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不能够齐心合力办好事,非要四处捣乱,却不敢问,埋在心底,直到大学里学西方经济学,才知道人原本就是自利的,自利的动机在人的诸多动机中最强烈。于是开始想,那些搞励志、搞成功学的人作出什么了不得成就了呢?有多少伟大的人是受了他们的影响呢?他们不过是在进行一项营利活动罢了。还有那些大学教师,他们为我们的将来考虑过吗?他们做的各种研究真的有意义吗?为什么他们要回避、忽略一些常识?他们太自利而没有了对民族、国家利益的考虑。……
    我承认我有些偏激,有些理想化。看得太通透,做人真的很难。尤其当你不肯自欺欺人的时候。这种心理许多大学生也有。这是一定的。看看我们的社会吧!诈骗、偷窃、剽窃、诱骗、贪污、腐败、公款吃喝旅游,“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勇敢地面对,公正地评论,我的上述观点仍然偏激。世界本就不完美,但世界上终究善多于恶,做好人并不需要自欺欺人。所谓的自欺欺人,实在是动机论的流毒。对于多数人来说,要求他们的心目中公大于私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要让人做到大公无私,无异于要让这个人去做圣人。但即便是圣人,比如孔子,也不是绝对的公正。不去做而只管评论是一种恶习。既然动机良好,又懂得方法,为什么不行动?
    我必须行动。行动是一种美德。
    何妨向世人宣布:我热爱中国并热切希望中国强大,我希望找出能够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方法,我希望每个激发潜能的人都不是仅仅为了个人利益。
    呵,说出来都觉得脸红,你以为你是谁?
    是啊,你是谁?
    无名小卒。
    这是自卑吧?
    是的,自卑,但却痴迷。
    在如今这个时代,即便你感动中国,也只需要坚持某一个信念,没有人敢像周总理那样坚决而骄傲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奉行的正是亚当·斯密为我们指明的准则:让每个人都为自己谋利益,让他们竞争。
    我们知道“似乎有知识”的人的狂妄是“致命的自负”,有可能让我们在“历史决定论”的误导下走上“通向奴役之路”。于是,我们可以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而不顾显而易见的常识?
    人性本恶,社会的力量使人向善。这是第一个需要我们强调并宣传的常识。
    现代以前的社会对人的压抑和束缚属于恶,是有机社会内人格化势力的恶。常识。
    市场经济将人从旧有的束缚中解放,但人性之恶开始猖獗。常识。
    每个人都认识到这种状况,且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激发个人潜能,将是未来社会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应该成为常识。
    我们不需要绘制未来世界的蓝图,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将已经显而易见的道理传播。
    励志并非无用。
    让我告诉你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在21岁时,做生意失败。
    22岁时,角逐州员落选。
    24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26岁时,爱侣去世。
    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52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如此的材料剪贴,读完之后有何感想?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人生来不是要被打败的,他可以被消灭,但是,他不会被打败。
    然而,励志需要目标,而有些目标的确是穷我们一生也无法实现的,毋庸置疑。
    若不能确立正确目标,励志毫无用处,徒增烦恼。
    而最好的目标不是实现什么,而是做到什么。
    客观的、不受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事实条件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白的,若不认清这种事实条件,人就会好高骛远心浮气躁。我们的目标最好是多少时间内读完多少本书,收获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多少时间内自己创作一些东西,通过创作认识自己,再通过认识自己来改善创作,多少时间内改变自己不满意的习惯和爱好,如何为此做出计划,如何求助于人来执行计划,等等。这些目标要比赚取多少钱,晋升到什么职位高明和实在得多。
    中学时读杂文,抨击讽刺中国人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文章很多,但我始终认为依靠自身实力去打拼属于自己的世界应该是大学生不变的价值观。后来步入社会才知道,被现实挤压而变得丑恶狰狞的大学生不是没有,他们比那些单纯劫掠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歹徒更可怕,我们的社会被他们彻底败坏。然而,这不是他们的责任。当然,也不能归罪于社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一种可以超出世俗力量的信仰。在这个意义上说,儒教是存在的,它训练和培养了一大批士。但是,同样在这个意义上说,儒教是失败的。它无法提供一个始终高高在上的偶像。有人会说,中国古时崇拜的天是始终高高在上的。但是,古人信仰的天是一种没有人格的虚无缥缈的存在,如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是不说话的,因而与人是无法沟通的。
人终究是自私自利的,如果要求他们在现世恪守某些道德,那么,就必须承诺他们来世或另一个世界的快乐幸福。

    所谓的道德,所谓的善,都与克制有关。
    只有当克制能够带来幸福快乐的时候,道德与善才能被人奉行。
    如果想要在中国推行以德治国,“克己复礼”是唯一的路。“礼”的概念需要更新。礼,现代意义上来说,是调节公私关系、规范个人在公共场合行为的一套制度。旧中国那种将个人绑缚在权威上的礼教制度绝对要废弃才行。但是,这种绝对的废弃却要在吸取礼教制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实现。只有继承才能放弃,否则,所谓的放弃只不过是旧有的恶习以美德的名义出现。
    家天下,这是有机论加类比的思想结晶。有机论即将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看作一个人。这种思想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社会需要有人做领袖。类比成功。在哲学上讲,孔子是个浅薄的学者,老子那种看透世间矛盾而出世的思想他无法理解,认为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但他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顽强战斗精神,他想要实现一种社会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人心向善,和睦相处。整个礼教制度都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李宗吾在《厚黑学》里指出的那种层级式人际关系网络构建起来。礼教制度最大的优点和弊病是一致的,即容易使社会稳定,僵化。
    价值多元化与通讯技术造成的一体化形成对比,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形成对比。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便利,但也失去了支配的权利。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却失去了温馨相处的心情。世界变化得太快,被从旧有道德体系中解放的人常常无所适从。
    我们只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生命去探寻自然的奥秘,而不是将其浪费在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上。我们应该明白,历史上作出非凡成就的人,无论是有着出神入化的技术还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战胜邪恶,根本上都是达到忘我境界将个人融入了自然融入了社会。现代社会将个人解放出来,承认他们为个人谋利益的权力是正当的合法的,但是,个人必须能够将自己从毫无意义的资源争夺中解放出来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思考这样的问题无疑是痛苦的:我的价值是什么?
    但是,只有这个问题可以发觉并发掘我们内心深藏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点美好的期待去奉献去付出,我们有权利要求我们应得的利益,我们也有权力反击那些损人利己的行为,我们自觉而快乐地生活。
    勇敢面对只有一次的人生。
    勇敢面对一去不返的生命。
    勇敢面对真实地为自己的自我,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伪装是一件非常麻烦且费力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美好的情感能够降临自己,要么,首要地,要使自己具有美好的情感。不去伪装自己,但要学会保护自己。
    就算是街头摆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不是吗?
    就算是仅能温饱,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勇敢地去追逐,也是值得钦佩的,不是吗?
    就算是一辈子默默无闻,只要我们无愧于心,无悔于我们的付出和努力,我们就该为自己骄傲!
※※※※※
    在不久以前,我还有这样的想法:那些搞励志和成功学演讲的人与搞传销得没什么差别。
    而在我的心底,能够成为一个带给人希望和战斗的热情、带给人快乐和幸福、带给人成功的人,是最为幸福的事情。
    传销无疑是应该被依法打击的,因为它造成了巨大伤害。但是,为什么它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确变成了一个没有产品也可以赚钱的时代,所以,他们很容易被那些嘴巴灵巧的人欺骗。
    有人打着各种旗号在中老年人群众行骗,多半是治病,比如有人以张仲景后代的名义在河南某些农村地区搞宣传,卖保健品,卖书,他们的那套本领一点也不稀奇,但是他们一个月下来能够赚十多万乃至数十万。他们并不完全骗人,讲的道理的确有用,但产品并不像他们所说得那样神奇。没有人管。
    有人以电信公司、银行名义诈骗,退休的老教授老医生都上当受骗将一辈子的积蓄转账到骗子们准备好的账户上面去。
    有人欺骗年轻人有迅速致富的秘诀,给他们洗脑,让他们欺骗亲友,这是传销。
    有人告诉年轻人,只要你有梦想,你就能成功,梦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在我看来,也和传销没有什么区别。
    有这种心理,想要发财致富似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也不想什么发财致富。我只想将我所知道的有用的信息与人分享。
    我最想说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财富总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变成富豪,动辄数亿数十亿数百亿数千亿数万亿的资金投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是符号,毫无意义。成功的目标从来都不该是成为亿万富豪,而应该是做成某件有意义的事情。
    你凭什么不劳而获?因为有人不劳而获吗?
    人才是缺乏的。失业问题是人才结构问题。
    我不愿意在某种固定、重复的岗位上过一辈子,这是我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谋求某种职业资格的主要原因,我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
    我所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将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思考得到的有益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每个想要成功的人首先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有什么理想,这个理想能否实现,能够以何种方式实现,我该怎样去实现?
    一味地追求财富毫无意义。
    当然,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追求财富每个人都要首先面对的问题。那么,首先应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财富的性质是什么?
    财富不是钱。
    虽然,钱代表财富。
    不得不提价值论与资本。
    没有人类的劳动,不存在任何能够交换的价值。
    但是,为什么钻石等稀缺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价值?
    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稀缺品的价格并没有远远超出其包含的价值。它们高昂价格的背后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秩序。试想,钻石这样值钱,你凭什么据为己有?我为什么不能够用暴力抢夺过来?看一看各种文学作品对暴力的推崇,对所谓侠客、侠盗的歌颂,我们就能够明白这种心理每个人都有。为什么不能付诸实施?代价太高。整个社会的暴力潜能被政府这一公共机构压制下去了,政府的所有劳动都应该计入奢侈品、稀缺品的价值里面,而且是可以重复计入的。对这一类物品的占有应该被课以重税。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财富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结合。事实的确如此。贵重的稀缺品的交换价值大于使用价值,劳动价值论受到挑战,但是,没有政府这种暴力机构的劳动,它们的交换价值等于零,试想一下战乱年间的情形就会明白这个道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是,想要取消剩余价值非常困难。对剩余价值的压榨就是对人的潜能的压榨,资本的原意是牲畜,引申即是可以繁衍增殖的东西,工业革命使得压榨人的潜能成为可能,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力成为商品也是在此基础上才成立的,否则的话,雇工存在了几百年,为什么社会不变成资本主义?所以,在人的潜能没有被最大程度地开发或者说压榨出来之前,资本经济当道是必然的。西方国家搞什么后现代研究,其实是扯淡,现实的条件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发展科技是唯一能解决人类各种问题的方法。发展科技需要动力。发明创造转化为看得见的利益是最佳的刺激。这需要漫长的制度演进过程。制度的演进需要动力。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力量,应该是一歌值得投资的事业。这要求发明创造本身具有市场意识。
    ——以上的一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促进和实现。
    如果说21世纪是终生学习的时代,那么,教育者首先要能够热爱学习。
    市场竞争是促使人们进步的不竭动力。
    无论我们这个时代如何的面目狰狞,我们不应忘记它的合理性。
    ——我能够保持终生学习的热情,这一点我有信心。所以,我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我的梦想,因为我会为之奋斗终生。不惧怕竞争,但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减少无谓的人际摩擦。
    ——这一章写得有些凌乱。“信息时代网络教育”是原定计划的总标题,也是我要面对的我将要为之努力的一个项目。图书、书评、学习、考试、成功学等方面的网站很多,有独特思想的很少。将它们综合起来的网站,尚未出现。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应该是值得发掘的一笔财富。是的,财富。知识应该还且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
    敢于实践心底的愿望,就是自由意志。
    能够管理属于自己的时间,靠意志力。
    一个缺乏意志的人,无法取得任何成功。
    意志,心理学指一个过程。我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勇敢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呼唤力量,创造未来。
    没有人会比我们在这样的努力中得到更多。
    对人性有正确的认识,对人生有准确的把握,我们就能够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战斗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