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pengwang

微信公众号:自我的成长(growourselves),依托专业人士,提供心理成长和能力增长的干货;一切与成长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一切与能力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

续信息时代网络教育

第四章 心智模式

先来看一篇文章。看起来感觉就像是我写的,许多地方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
雨后,一只小蜘蛛很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但是它还是一次次地向上爬,尽管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经过看到了,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终日忙碌却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经过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是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再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蜘蛛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看事情不再往牛角尖里钻。
第三个人经过看到了,他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并且愿意重新面对他最害怕的挑战。
为什么三个人在观察了同一事情后,看法不一致,心理反应不一致,采取的决策不一致,最后的行动也不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推论阶梯:心智模式的反应循环
心智模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不同的心智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通过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所总结的推论阶梯—心智反应循环,可以看到:不同的心智模式,对问题的判断会大相径庭;不同的人即使在面对同一种客观事实时,由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心理最初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同,进而得出的结论不同,最后表现在行动层面上,就产生了更显现化的差异。
故事中的三个人正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式,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路径不同,所以最终采取的行动也截然不同:
推论阶梯心智对照
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第三个人
5采取行动消极处世,无所作为。聪明、善于“以变应变”。坚韧,长于“以不变来应变”。
4成为信念忙忙碌碌没有用。只要不断改变,就能够成功。只要坚韧不拔,就能够成功。
3得出结论我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我要进行创新,尝试新办法。我要更加坚强,不怕失败与困难。
2进行假设即使我再努力,也只是碌碌无为。如果我换一种方法,也许就会成功。如果我继续坚持下去,我就会成功。
1选择数据以前我尝试过一些事情,都失败了。以前我尝试过一些事情,都失败了。以前我尝试过一些事情,都失败了。
心智模式与思维方式密切关联
在上述故事中,选择“什么都不做”的人,在心理假设阶段就步入了消极、逃避的心态,最终成为一个消极避世的人;认为“只要坚韧不拔,就能够成功”的人,思维多是纵向的、逻辑性的,倾向于聚焦于某一点,坚持不懈,不断增加努力程度,重在“持之以恒”、“苦干到底”;认为“只要不断改变,就能够成功”的人,则更善于平面思维法,偏向于运用多种思路进行思考,不断探索其他方法的可能性,重在“及时转变”、“灵活巧干”。比如在一个地方打井,如果总打不出水来,按纵向思考的方法,就会认为井打得不够深,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而按平面思维法来思考,则会考虑很可能是选择打井的地方不对,或许这里根本就没有水,或许需要打得很深很深才能挖到水,所以与其在这样一个地方努力,不如另寻一个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由此可见,健康的心智模式是与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的,而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引导、培训、练习来培养的。如果企业希望员工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产品品质/服务模式,以便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树立公司与众不同的核心优势,那就不仅要向员工灌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市场机会”的理念,更应从思维方式方面训练员工,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学会进行正确的假设“我可以怎么改变一下,才能够使工作更有效率?”“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在这种“转换思路准能行”的信念支持下,员工就会主动去尝试新的行动方式。
意识引导+思维训练:培育员工的心智模式
为什么员工总在不断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员工总是停留在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层面?
为什么企业提供了许多培训,却常常收效甚微?
……
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与引导,除了知识层面、技能层面的培训外,更要注重员工心智模式的培育,注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因为只有员工的心智模式改善了,思考问题的维度改变了,他们才有可能从本质上学会如何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如何从源头上去思考解决问题办法,从而由内而外地改变行为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意识引导:教导员工应该想什么?人们分析与判断事物的依据是基于对客观现象的一种心理反应假设,并由此推断出一个结论。有多少想法是在自以为是的推断中变的根深蒂固呢?囿于个人的阅历与经验背景,这个结论有时是一种较准确的直觉,有时却会误导我们自己。企业首先要让员工明确的,就是无论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指责他人、抱怨不止、逃避推脱或置之不理。
比如小李说:“小张看不起我。”基于的事实是:小张从来不和我打招呼。因此小李就更加疏远小张,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如果公司不仅提倡员工之间应该和谐,友爱,宽容,并要求员工无论对谁有看法,都要在24小时内坦诚沟通,不给负面情绪以滋长的机会。那么小李也许就会开诚布公去问:“小张,你为什么见到我从来不打招呼呢,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小张也许会说:“我很害羞,不好意思和你打招呼埃”症结找到了,自然也就找到了解决方法。很多企业提倡“沟通无极限”,就是要引导员工认识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组织中,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的组织实际是不存在的;进而引导得出这样一个假设:只要与问题的关联者及时沟通、充分交流,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究竟什么沟通方式才最有效呢?提交正式报告、当面向领导汇报、主动组织专题讨论会议……如果员工认识到沟通的意义和带来的益处,他就会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行动。
系统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与本质。“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在发现了杠杆原理之后这样激动的放言。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互相牵制,没有头绪,越去试图解决反而越糟糕,或者说有些情况会让我们顾东顾不了西,左右着忙。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培训员工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抓住问题的关键。
而就事论事的解决办法只能延缓麻烦的来临,甚至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遇到问题时,人们习惯于想当然的去解决它,或者只想赶快解决,不愿去想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孰不知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解决方法却可能为未来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很多今天存在的问题就是来自于昨天的解决方法。
系统思考方法是: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孤立的、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追本溯源,一直找到能够解决问题发生、最根本性的那个因素为止。比如某地由于一些工厂排放污水,使很多河流受到污染。有关当局采取了不少诸如罚款等措施,总是解决不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工厂自觉自愿处理污水呢?对此,著名思维学家德波诺提出的对策是:当局可以立一项法律,工厂的水源输入口,必须建立在它自身污水输出口的下游,以此制约工厂自律,净化污水。
闭环工作:从根源上寻求解决办法。工作中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呢?首先的反应是应立即对错误或偏差采取行动予以纠正,以使损失降至最低,再对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措施,以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比如机加工时出现了不合格品,对这个不合格品采取返修措施使之成为合格品就是对问题的纠正;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解决措施以杜绝类似现象的再发生,就是对问题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是解决具体事情采取的阶段性措施,与“就事论事”的解决方式是不同的。更为重要的是,当同一类的问题出现两次、三次时,员工就要警觉,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探寻规律性的因素和根源性原因,并针对这个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发生。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己决不在同一个地方摔跤;对于以往经常发生的问题及对应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分类、汇编、整理,在企业内部共享,就可以做到“一人吃堑,众人长智”,在全公司范畴内对此类问题建立起“防火墙”。做到这一步,对问题的解决才算做到了闭环。
当完成一项工作时,一定要养成将工作结果与目标期望值进行比较、评估的习惯,以确保目标准确达成;将工作经验及工作心得总结、提炼、升华,并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将解决策略标准化,工具化,并在组织内分享,以达到共同提高、一起成长的目的。
任何一个企业都奢想员工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工作辅导,能够自觉自愿地与公司指引的发展愿景方向统一,与公司倡导的价值理念统一,与公司一贯的做事风格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自动自发地开展工作,实现对自身工作能力的主动开发与不断提升。“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所能做出的最有价值的付出,就是对其员工心智模式的培育;所实施的最有效果的培训,就是对员工思维方式的训练。
※※※※※
在网上还找到一篇论述潜能来源的文章,也适合贴在这里,但那样就显得我太奸猾了。概括一下就好。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来自什么地方?遗传显然要占一部分,幼儿期的家庭教育要占一部分,成年之前受到的教育与人生经历占一部分,走向社会并融入社会的过程占一部分。
    因此,人的潜能分为这样几种情况:先天的有待开发的结构性(语言、形象、分析等)、反应性(强度、速度、持久度)能力;成长发育过程中生理条件具备而没有得到刺激开发的能力(主要指感官统合的知觉认知能力);在受教育过程中因为挫折而被压抑的求知欲、成就欲掩盖的能力(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因对任务的认知出现偏差而无法实现);在人际交往以及实际工作中,因为认知偏差及习惯思维而导致的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无法被执行的现象。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很有些野心的。我认为我能做得比现在已经出现的各种理论更加完善和有效。
    我要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心智模式与知识的关系。
    看几个故事。
    一个哑巴去商店买锤子,他做了砸、捶、敲的动作。售货员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没多久,一个聋子也去商店买锤子,他会作出哪些动作?据说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会回答:砸、捶、敲的动作。事实上,聋子可以说话。他会直接告诉售货员他想要什么。
    小明弟兄三个,大哥叫大毛,二哥叫二毛,老三叫什么?不留神的话会脱口而出:三毛!
    黑板上四条线段,A,B,C,D,前三个人都说第二条最长,第四个人看了半天,虽然觉得第三条才是最长的,但是,他仍然说第二条最长。
    1943年,同盟军实施威廉·马丁计划,即找到一具死于肺炎暴尸荒野的男性,在他的口袋里装入戏票存根、银行透支单、情书以及“绝密计划”,然后投入德军活动频繁的海域。事实证明,这一招果然使德军防守重点发生转移。
    菲律宾有位人类学家麦纽尔·伊利萨尔蒂二世,他在1971年宣布在他的国家有一个仍然处于石器时代的部落,并因此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还下令封锁并保护所谓的塔萨德人居住区域。但是,1986年一位瑞典记者前去采访才发现这竟然是一场骗局,那里的居民一度按照这个人类学家的指示扮演原始人!为什么?因为他是著名人类学家!
    福尔摩斯探案的作者柯南道尔爵士在报上看到一篇有关“仙女”的照片,专家说照片没有动过手脚,于是他信以为真,大笔一挥,将此事公布。几十年过去,照片的当事人才澄清了作假的经过,所谓的仙女只不过是一张挂在树上的剪纸板。
    有一位将军,他的勤务兵经常多嘴,一次实在惹恼了将军,将军咆哮:你再多嘴,我枪毙你!勤务兵连忙闭嘴。不久,将军与一位公爵争论世上最大的叶子是什么,一个说是椰子叶,一个说是绿萝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脸红脖子粗,勤务兵实在受不了,嚷道:枪毙就枪毙!芭蕉叶最大!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被关押了11个月,他不得不妥协,在与摄政王进行了融洽的交谈后,他突然站起来说:您实在是太助人为乐了,提供我这样长时间的免费食宿。摄政王顿时呆住了,这不是讥讽是什么?事后有人问伏尔泰,为什么要那样做,伏尔泰懊恼地说:我怎么知道!
    1960年,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进行了著名的实验,随机抽调的100名学生被宣布为最聪明的学生,分配给三位被宣布为最优秀的老师,一年后这三个班的成绩在整个学区是最好的。心理学上这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山路上有一个人对驾车迎面而来的司机高喊:猪!司机大怒:fuck!转过一道弯,前面路上突然出现了一群猪,司机惊慌失措的瞬间明白了那个人的意思,但已经晚了。
    好了。就这几个故事吧。
    这几个故事都讲的是人的惯性思维。为什么会有惯性思维呢?怎样改变惯性思维呢?
    惯性最早被称作惰性,被认为是一种使事物变得迟滞稳固的力量。想要改变,必须施加外力。
    牛仔裤的出现是打破惯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动力在于那样做迎合了当时淘金者的需要,能够比淘金更赚钱。但是,牛仔裤成为品牌则是惯性思维的表现。没有人这样想:我为什么要穿牛仔裤,我的青春活力难道要靠牛仔裤体现?个性张扬非要牛仔裤不可?惯性思维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改变则需要动力。
    换个角度看,牛仔裤的持久流行又有必然性。这与染发的流行是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将黑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张扬个性,追求新奇。牛仔裤代表了一种审美力量。惯性思维的背后都有某种力量在起作用。比如节省决策费用,比如减少痛苦的感觉,比如降低信息搜寻的耗费。
    心智模式就是惯性思维的综合。
    如果将知识转化为力量,那么,知识可以改变心智模式。
    系统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邦尼人力定律: 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 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如何实现一秒钟挖一个洞的目标?通过机械。如何使用机械挖洞?依靠人。
    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
    抽象的道理总是难以理解和接受,但我仍然要讲一系列的抽象道理,因为具体的案例并不能带给人真实的内在的力量。根本上来说,所有的故事都是异己的。
    我要讲的第一个道理是:人并不会自动发现自己。
    很长时间内我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惑着:中国的农民过着那样贫困的生活,但他们支撑了整个社会的运转,为什么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会认为他们比民工比农民重要的多呢?不用问,我出身农民家庭。我不明白社会的分工与价值交换关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感觉不到我的存在,一切的行为都显得毫无意义。这种状况迫使我了解我自己。我首先要了解人。人与其他生物有什么区别吗?除了感知能力和影响自然的能力更大一些外,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需要具体分析,若要寻找统一的答案,只能这样回答:人是基因的奴隶,善或恶根据基因繁衍自身的需要确定。事实上,善或恶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矛盾关系的不同表现,和谐的一致的就是善,破坏统一性和进步的就是恶。但是,绝对的善或恶是不存在的。最后,我问我自己,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我终于摆脱了困惑。虽然我热爱我的父辈,热爱那些没有多少知识却勤勤恳恳劳作一辈子的乡亲们,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绝对不想过他们那样的生活。他们之中也有害群之马,对于这些无所事事散播谣言或者幸灾乐祸惟恐别人不知道他们得意的人,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厌恶。每个人都有权利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这些为什么会发生,将会演变成什么样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人的视野非常狭窄,他们被各种偏见和成见束缚,没有办法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一个人如果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看不到社会的神奇,即便他家财万贯、知识丰富,他仍然会感到空虚。他没有办法发现他自己。他不懂得他究竟想要什么。对于我来说,我一度偏执地坚持唯物论,尽管唯物论更可能导致享乐主义,所以我非常的困惑和迷茫。在对那种空虚无助的感觉勇敢地宣战后,我豁然开朗。有一期《读者》刊载了“不要看的太透”的文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文学家都不过是码字的写手,崇高的信仰成了扯淡,只有赤裸裸的利益才是真金白银,看透了这一点,其他任何曾经被高尚光环围绕的职业都失去了光彩,所以,不要看的太通透了,那样你就是去做任何事情的动力了。看透了,人不过是天地过客,一切的一切只不过过眼云烟。看透了,所有的纷扰只不过是心的纷扰。——看的太透,真的不如去做和尚。但是,和尚为什么要坚持善积累公德呢?也是看不透吧?不是的。人总要做些什么。空虚的人最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的价值。对自然,对其他人以及我们组成的社会,都应该有一种系统的积极向上的和谐共处的态度,本着这种态度,我们要积极地同“恶”战斗。
    只有当人试图将一切知识一切存在都容纳在他的精神世界时,人才能够发现他自己。
    人是由发现、发明、发掘的力量构成。
    人生是由感受组成。
    善,爱,都不是空洞的存在。
    我要讲的第二个道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一些实在的东西。
    很多人被教条的哲学训导吓坏了,将这些认作虚无缥缈难以把握的存在。这些人被许多小的挫折紧紧地包围,因为缺少鼓励,对于文字世界感到恐惧。他们对于人生没有规划,也没有愿意奋斗终身的目标,对于世界也失去了好奇,他们有可能斤斤计较,也有可能一味忍耐,但他们并没有思考过值得还是不值得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灌输优秀的精神品质,诸如坚忍、宽容、同情、自强自尊等,而不是将存在争议的问题只讲出一面的道理,要求学生记住。
    我要讲的第三个道理是:实事求是。
    找到你认为非常值得做的事情,试着去完成它,无论成败,找出原因。
    重复这个过程。
    你会了解到真实的你。优点,缺点。然后改进。如果难以改变自己,就学会与人合作。
    我要讲的第四个道理是:一般人的心智模式并不牢固,牢固的心智模式不等于僵化、停滞。
    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懂得应该怎样去做并且知道该与哪些人合作,所谓的潜能就会提供你永不衰竭的动力!
    不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发,那些告诉你各种各样道理的故事会让无所适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