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pengwang

微信公众号:自我的成长(growourselves),依托专业人士,提供心理成长和能力增长的干货;一切与成长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一切与能力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

对话

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这些道理有什么价值?

完全出于一种生命的冲动,一种力图把握现实规律的欲望。至于价值,只有当我“功成名就”之后才有可能被发现。我们如今生活在所谓的“信息”的海洋里,有什么东西是被人们长久记忆的吗?

总是期盼着某种价值的吧?

如果非要说想要通过这些文字表达一种什么价值,那么,一定是“自我超越”的人生信念。

什么是“自我超越”呢?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我”。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所具有的那种存在就是“自我”。可以认为“自我”就是人格,“自我超越”就是人格完善。

等于什么都没说,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完善?

人格的最重要特点就是需要、动机、行为、反应的逻辑一致性,好比数学的功力系统的自洽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混乱和痛苦。人格完善好比基因优化,又好比接受教育改进学习进步,将那些混乱的因子削减,将和谐的因子加强。这样说还没有解释清楚什么是人格。即便有人格的定义,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摘自畅销著作《心理学与生活》。问题并不会就此解决。知道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论,直到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问题仍不会解决。一个没有明显自我意识的人所具有的人格是可以分类的,而具有自我完善意识的人的人格究竟具备什么特点要看这个人最终为自己找到什么样的答案。人格就是“自我”的特征表述。

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应该不算吧。动物身上存在“动物格”吗?动物有“自我”吗?我们很可能回答“没有”。在动物身上,类的差别主要地决定动物的行为。即便同一品种的狗有的更勇敢,有的相对羞涩内向,但由于它们的表现特征不足够多,差别不足够大,所以我们只赋予它们类的品质,比如斗牛犬如何,牧羊犬如何,斑点狗如何,吉娃娃如何,藏獒如何,土狗(农村家养的非品种狗)如何,而不会说,这条狗如何,那条狗如何。环境不是没有影响,警犬、救生犬、导盲犬与普通家养的犬类自然有着“格”的不同,但由于狗狗们的狗格的养成是纯粹被动的行为,不存在“狗格完善”之说,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不存在“狗格”。这是我的固执。不能改变的东西,那是客观的。能够改变的,那是主观的。与主观有关的存在,必须有根据主观意愿改善的可能。如果非要说有“狗格”,那也只属于野狗。也就是说,只有独立的个体才又完整的格,一旦依附于其他而存在,格就破裂了。在这种意义上,“自我”与“人格”才是勉强对等的。

越说越让人糊涂。

我的意思是,如果按照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其他动物也是存在“格”的,因为它们也会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我们虽然很难探知它们的心理活动,忧伤、愤怒、恐惧、喜悦等情绪表达还是可以准确把握的,所以呢,主观性质的“格”应该是可以改变的存在。但在字源意义上说,“格”就意味着不可改变。事实上,人格的确是无法改变的,最多只能够完善,否则,如果被迫适应截然不同的环境有可能造成人格的分裂或其他病变。人格的完善意味着更好地适应环境,也意味着自我对环境的胜利。人格就是“自我”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风格背后的逻辑格。“斯普第奇(Spudich)和科什兰(Koshland)最近报道,同种的能动微生物,其个体的游动行为各不相同,颇像一个个性情孤僻,行为乖张的怪人。在它们寻找食物的时候,有的会歪歪扭扭地向一个方向前进,行进确切的几秒钟后,嘎然而止;而其他的细菌则以不同的方式歪扭前进,行进不同的,但各有定数的时间。假如你逮住它们的鞭毛,把它们挂在覆了一层抗体的滑片的表面上,仔细地观察,你可以通过其扭动身体的方式把它们一个个分别开来,分别得如此准确,好像它们各有不同的名字。”——《水母与蜗牛》

自我,人格,逻辑,环境,完善,关键词清楚了,意思还不明白。

一切还要从头说起。读一读《夸克与美洲豹》、《水母与蜗牛》、《惊人的假说》、《全息隐能量场与新宇宙观》,那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分析、论证方式是否能打动你?从最简单的“有序”、“无序”开始,整个世界依次展露,这种论述所体现的秩序的力量必定能够让人与世界融为一体。但是,我的功力显然还差的远,只能用抽象的“力”来解释现象。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自我的存在有其内在的逻辑基础,环境的变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的种种表现背后,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起作用,这种素质主要是认知性质的,可以根据主观意愿进行完善。

举例说明吧。

是否观察过婴幼儿如何适应环境?成人的一切特征都演变自婴幼儿时期。想要让外界顺从自身需要的那种力量,我们称之为欲望。为了得到外界的支持,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会合作,促使这种转变实现的力量我们称之为适应。无论我们如何适应,攻击性质、友善性质的信息会引起我们不同的反应,并进而影响到其他人,这种影响来自情绪的力量。所谓的人格,就是在“自我保存”前提下所表现出攻击性多一些或有扇性多一些的心理动力模式。整个心理学,包括生理部分,都是服务于个体的“自我保存”规律的。

这些知识或者说信息有什么用处呢?

一定要有用,否则没有研究的动力,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实用主义。不过,探索未知的科学活动是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的,多数人只能留在门外观望。所以,大多时候还是要以实用主义为主。“这年头,我们对于自我的自我意识好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了。时行的杂志上,连篇累牍的文章奉劝我们要对自我作这作那:如何找到自我,确认自我,培养自我,保护自我,更有甚者,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时令如周末什么
的,还要学着如何暂时地忘掉自我。”《水母与蜗牛》的作者汤马斯如是说道。励志成功学就是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出现的,但他们却很少对原理作出解释说明。只求目的实现,无论手段合法与否,也不论目的是否合理,这样的商业文化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敢确定,但危害一定是巨大的。对结果的热切关注远远超出探索事实的兴趣,一个民族的进步就可能停滞。“经济建设为中心”显然是正确的转变,但经济是什么?GDP代表一切吗?一定要成为一个消费主义的人,一个依靠消费的多少来获得满足感的人才是正确的选择吗?我们需要这方面的纯粹兴趣,否则只会在一堆错误的结论中前进,最终不知所终。竞争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无限苦恼,如何与“自我”相处,如何满足“自我”的需要,都应在直接面对世界的基础上实现,也就是说,只有不放弃学习提高的情况下,才有“自我”的完善,一旦停止了学习,不再同外界交换构建秩序的信息,“自我”就开始僵化,但是,僵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定时期内的知识总量是有限的,并且一个人必须集中注意力创造出人际交往的价值才算融入社会。

自说自话呢你?

掏心窝子说句实话,写这些主要是为自己提供一个理论平台。比如文学创作该表现什么,比如教育应该体现什么。更直接的原因,是对所处的环境作一种反抗。大机械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造成失业?没有再敢这样说了吧?为什么失业普遍存在,尤其是大学生?一个熟练的焊工,一个月赚两千元是正常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是如此,且身处大城市,能够心平气和吗?但是,必须工作啊,必须接受现实。接受现实之后呢,就此“泯然众人矣”?职业无贵贱,大学毕业去农村基层工作,去工厂劳作,本该是受到欢迎的,但却压力重重,阻力重重,想不“泯然”也困难。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是异常强烈的,但在文化中表现为“阴”的一面,即不暴露于其他人面前的隐在,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就是假崇高,假道学,一方面重农一方面鄙弃农民,重农是因为民以食为天,鄙弃农民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粗鄙无文,像著名学者葛红兵所说的“农民种粮食养活很多人,我的小说什么都不能,就是垃圾”,没有几个知识分子会赞同。执著于功利的动机,克服困难的能力就会下降,在心理学上,这似乎叫作耶多森定律,我们大学生大多都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美好的愿望,但却往往在进入社会后被中国传统的功利实用主义彻底粉碎,无法克服现实的困境。在我看来,和谐的根本在于动机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虚荣攀比引发的竞争力迟早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问题。我们想要成为有用的人,我们用心做好我们所作的事情,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无论收入多少,我们都应得到尊重。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由他的市场价格来决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为自己的利益和名誉考虑、思量,在不计较金钱得失会遭受不被尊重结果的情况下,选择创业就成为大学生的显著偏好。这个时候,不重视价值问题必定造成损失。中国的文化产业所受到的最大破坏就是对产权的不尊重,而这种不尊重的根本原因来自“知识无用”的传统心理。“知识无用”吗?是的,在传统的功利心理中不能带有收益的就是没有用的,所以,购买盗版图书、音像资料的人并没有道德的羞愧感,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都是用来消遣的,价格越低越好,盗版与否并不重要。我们鼓吹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他们一方面需要这些东西调剂生活,一方面看不起这些东西!多么矛盾而奇怪的民族性格。呼吁我们的同胞尊重无形的规律、无形的创造,刻不容缓。读书,是因为可以换来荣耀、地位、利益,不读书,则是因为“不当吃不当喝”,这样的心理是非常非常普遍的。有位同学说,有文采有用吗,五十年后也许有用吧。旧社会重文轻理工,新社会重理工轻文法,为什么?不就是中国式的功利的实用主义在作怪吗?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如此。想当初,掏粪工人时传祥闻名全国的时候,劳动是光荣的。想要创业,必须对这种现实有充分的认识,保护好“核心价值”。

这么啰嗦,谁耐烦听?谁愿意看?

是啊,谁愿意呢?我们没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我们的确跑步进入了娱乐时代。或者抱着功利的目的去啃书,或者抱着娱乐的态度去娱乐,非功利的求知在大学里没有得到传承,在社会上更不可能存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证明知识是有用的,即知识是可以成为强大的功利工具的。

嗯,这还有点道理。

关注的核心其实是教育。

没看出来。

教育的目的,施授方与受授方,都是功利的,而在这种功利的背后没有一种稳固的道德伦理的支撑,这是中国目前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接下来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么关注教育?

反复思考,像我这种对知识的热爱超过对金钱的热爱的人,只有投身教育事业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还有不喜欢钱的人吗?

没有。问题是你不可能用钱买到真心的尊重。

没有尊重会死人吗?

有可能。

凭什么呢,如果知识渊博却不名一文,为什么大家还要学知识呢?

如果真的渊博,不可能会永远不名一文。知识分子的贫穷,主要原因是:或者渊,或者博,很少渊博。

似乎很有道理,究竟什么意思呢?

如果只在某个特定领域是专家,但却没有充分的关于社会、人生、个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常识,不懂得如何调节人际关系,不懂得调适自身状态,就有可能恃才傲物,将不顺心归罪于其他人,越是不懂得正确看待事物,处境就会越糟糕;如果常识丰富,但却样样通样样稀松,虽然能够很好地适应生活,但是,想要做出特殊贡献就非常困难,没有特殊专长,博而不专,就难以有社会地位。

那么,为什么你要强调“自我”呢?

音乐为什么能带给我们愉悦?美女帅哥为什么招人喜欢?珍馐佳肴为什么让人垂涎?食物的香味为什么能让人浑身舒畅?肯定的语言为什么让我们高兴?为什么文学作品能够引起共鸣?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干劲十足,有时候蔫头耷脑?为什么度量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形式?……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人本身”,或者说“自我”。人的进化,社会的进步,全都离不开“自我”的发展变化。在谈到人性时,亚圣孟子说,为什么丰收时就是陌生的路人也能分享食物,饥荒时就是亲兄弟也不愿施舍?假如粮食能够像水和火一样丰富,还会有不讲仁义的事情发生吗?在特殊的时刻,“自我”总是有惊人的表现。儒家那里,爱是分层级的。这样强调“自我”可能会带来一种误解,不求甚解的人很可能会将这种强调认作“个人主义”。有个更好的词表示这种对“自我”的重视: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口号天天喊,这个“人”是“个人”呢,还是“不是人”呢?除了“个人”,作为个体的人以外,还存在另一个“人”吗?强调“自我”不等于说个人的权力大于社会,恰恰相反,正是强调每个人的“自我”的平等,才减少了少数人享受特权的可能,才使得那种一方面要求个人服从社会,一方面少数人独断地将自身等同于社会的旧制度。而且,强调“自我”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只有真正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主观感受,认真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教育才能取得突破。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林翁效应的关键就是“自我”被积极肯定。

又回到教育了。你为什么说“教育的目的,施授方与受授方,都是功利的”?

国家投资教育当然是要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目的绝对不会是为了某一个人好,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发达,这就是教育施授方的功利性。为了这个目的,才会有类似高考、考研、公务员等选拔考试,才会有注册会计、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非选拔类考试。各种标准、规则的设定,是针对群体而非个体的,以功利目标为衡量尺度的。而个人接受教育,在这个人人耻言理想的时代,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家庭利益,还是为了什么呢?

这都是事实啊,正常现象。

摆明说清的事实与混沌不清的事实,并不一样。认清事实,就能发现矛盾,发现矛盾,就能解决问题。传统教育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能够维持一个模式长达两千年,必定有其优秀的一面。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阴阳、模糊、折衷的特点,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数量化要求,却在社会阶层流动性和稳定性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预见的不太长的时间内,传统文化中的“关系”将会在高等教育中复苏。团结就是力量。

都什么跟什么啊。你说,你能够对教育做什么贡献?

不知道。有时候觉得,学习那些道理有什么用呢?有时候想,既然觉得没有用,那就搞出一套有用的道理来啊。有些道理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其实都是白扯。有一本书叫做《最神奇的24堂课》,据说也被称作什么《硅谷禁书》,一个世纪前就写好了,但却被那些大银行家垄断,不准在圈外流传,防止人人都得到成为富豪的真谛,所以,如果读了之后一定能够如何如何。我怎么不觉得呢?难道量变质变原理说得不够明确吗?没有知识的积累,只靠着一时的勇气,不懂规律地蛮干,即便偶然成了事,后果也值得忧虑。然而,这本书的确非常有道理,因为我在第一部分所写的内容并没有超出这本书的论述范围。真是让人沮丧的发现,信心受打击了。不过,一个世纪前的东西竟然是无法超越的吗?怎么可能!可惜,似乎只能依靠神经语言程式这一点来超越,那也是人家的东西。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以人为本”,认真研究人的认知规律,注重个体主观感受特点的研究,将已经被证明的道理传播的更远,这样也算是有价值的吧?于是乎,我想出本书——白云大妈的话真让人喷饭。《最神奇的24堂课》强调的“内在力量”,让人想起王阳明的心学,神经语言程式让人想起催眠和自我暗示,右脑开发让人想起“凭直觉行事”,我所能超越他们的地方只能是更多地运用科学知识,让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很了不起的理想。

说实话,“知其所以然”最多在社会科学上实现,自然的奥秘不可能自动展现在我的头脑里,无论我怎样发挥想象力也不可能。而且,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地理解“所以然”有可能造成错误的思维。

太抽象。

有人会觉得有道理,但有人却觉得难以理解,这就是差别。这种差别如何出现的呢?完全是后天环境养成的呢,还是部分依赖于遗传?我只能提出猜测。下面就试着解释一下。有的大型公司会对职员作一番性向测试,一般采用比较成熟的人格测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三者的一种。卡特尔提出的16种人格特质分别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塔佩斯对此进一步研究,发现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这些工作对于理解一个人的人格帮助很大,不过,无论16种特质还是5个因素,都是围绕着“自我”通过自身努力形成,比如求新性的特征,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是自我融入外部世界、改变自我与外界关系的努力的不同表现,强一些的是前者,弱一些的则表现为后者。随和性的特征,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可以看作神经质性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恋对自我满意的结果,不过,该是烦恼与无情对应,平静与热心对应,或者不做这种近似的类比,热心是因为自我需要在给与他人帮助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无情则是因为自恋或不安全感导致的自我保护方式,信赖是由于自我对外界有安全感,怀疑则是不安全感的表现,外向性特征,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严肃未必感情不丰富,爱娱乐未必好交际,害羞、内向的人有可能缺少安全感,也可能是自我在改变外部世界这个问题上退缩了,没有利用个人表演改变其他人观点的勇气,但害羞内向的人也有可能是出色的演员,比如自称闷骚的梁朝伟,——表演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的,这样的话,害羞内向严肃的人有可能是由于某种情形下突然意识到“自我”被剥离了,“自我”在其他人的评价中不再属于它本身,于是学会了沉默。我没有天才,否则我一定把这些都写进小说里。哎,需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离题万里。

赫赫。了解伪科学、科学主义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到各自代表人物的矛盾冲突,了解到学者们也迷信神秘现象的玄秘解释,你就明白我为什么说: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地理解“所以然”有可能造成错误的思维。

是啊,比如有个清大的教授“做实验”证明了“真气”的存在,方舟子很气愤呢。

哈哈。有人会说,争论那些有什么用?我就想啊,为什么有人觉得其他人做的事没有用呢?为什么那些没有用的事情也可以带给那些人名利呢?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凭借着冲动做事,但却不得不接受现实,慢慢地养成习惯,对那些生命本能冲动旺盛的人就无法理解了。比如我们小时候喜欢问为什么,长大了慢慢地不再问,也不去想,对于花数十年时间研究昆虫奥秘的人,我们必定会想:哎呀,花那么多时间研究一些虫子,有用吗?

就是这样。比如方舟子,以鲁迅为榜样,坚决与伪科学斗争到底,很多人冷嘲热讽。

他有时候的确略显偏激,比如对中医的态度,中医理论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中医在实践中有效,中医理论就不该简单地说成“伪科学”,但是,回答不了中医为什么有效的问题,中医是没办法超越西医的。

为什么一定要超越西医?

啊?因为中医副作用小啊。

跑题了。在说教育呢。

其实都有关联。我们离不开文化,文化中包含了特殊的思维模式。这又是个大论题。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妇女要从夫姓,讲究三从四德,现在呢?

教育,说教育。

说,说一说什么样的人有人格魅力吧。有人格魅力的人应该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根据卡特尔人格特质判断啊,还用你说?

不,卡特尔区分的高分、低分并没有褒贬的含义。我觉得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就是那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去实现本来遥不可及的目标的人。

说你自己的吧?

我希望我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那就继续努力吧。
好啊,最近怎样?

干农活,累,却充实。

仍旧朝着目标前进吗?

当然,没有退路。我在想怎样通过最快捷的方式将我所知道的所有东西都传递给需要它们的人。

有办法吗?不要太急功近利。

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链接丰富的超文本文件,正文简要论述观点,链接对关键词、例证、引用资料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比如说“自我”,除了托马斯的《水母与蜗牛》外,还有许多资料值得研究,很难一次完成。文学的奖赏,科技的发展,都可以与“自我”关联起来。

算不算急功近利?哦,应该算好大喜功。

嗯,的确有点。

还是现实一点吧。

是应该现实一些,但如果资料不详细,只懂得煽情,我觉得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怎么会解决不了问题呢?

举例来说,你去听中国式管理的讲座,或者其他名人的讲座,你自身真的实力增强了吗?我看未必。

没有增强吗?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购买天价的门票听克鲁格曼演讲?

“名人”是一件商品,就好像品牌一样,是用来消费的,是用来满足多数人的虚荣心的。

怯,不怕被人扁啊?

事实如此。翔之队,姚之队,运作的是什么?刘德华为什么在被山西——没记错吧——女人追逼的时候都不说出自己已婚的事实?钻石王老五的帽子摘掉真的有那么严重的影响吗?我们都有窥私的潜在欲望,名人名正言顺地满足了这种需求。

在你眼里,什么都和钱有关?

当然不是,不过现代人要活着就必须懂得钱的运行规则。金钱无法买到的东西太多了,但人们非要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人的认识总是很奇怪。

因为多数人不懂得反思。反思是需要讲究技巧的。

什么技巧?

反思需要一个标准,明白哪些标准是别人制定的,哪些标准是适合自己的,需要一个过程,不能着急。

这算什么技巧?

一种思维方式、方法,也算技巧。经济独立之前,我们主要受家长与老师的要求制约,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就要积极配合,不适合的,要积极沟通;经济独立之后,我们要受老板与社会规则的制约,我们既要坚持我们的原则,又要有所变通。比如说,搞业务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吹得天花乱坠,十句话里九句半都是真的,剩下那关键的半句有所保留?我是不苟同这种做法的,但现实中普遍存在,没有人可以改变。推销与营销的区别在于营销是设计时就做好市场调研,而推销则做好产品后无论如何都要销出去,推销的模式不转变,半哄半骗的业务技巧就一直存在。产品升级换代是一个现代公司最基本的素质,没有这个计划的公司,没有前途。

清高。

说是固执,偏执,也不为过。

偏执才能生存。

这句话怕是过时了。

名人名言未见得正确。

对头。

一切要以自身体验为基础,但又不能不认清人与人间的差别,有道是,我之熊掌,彼之砒霜,要学会宽容包容。

棒极了。那就不废话了,开工?

还是列个详细的时间表与内容设计概要比较好。

中国人的思维是直观的,这与中文汉字是象形文字有关,感受性的语言比逻辑性强的语言更能刺激中国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强烈反应,但“感受”带有暂时性,非意识性,并不能造成“自发自动”地“成功”的懂得规划自己人生的人。围绕这个展开。

还是那句话,抽象。

没办法,我总是觉得只有抽象才能提供准确的理论基础。但我不会忘记具体事例所具有的感染性。我想,从如何读书,如何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如何调整自身行为这个“适应”过程切入,比如学习语文,我们小时候常常见到“这篇课文反映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赤子之心”之类的鬼话,有些学生,好学生,虽然不大能够理解为何作者有那样的感受性文字就能反映他热爱这个热爱那个,但仍然会花费心力去记住这些句子,根本原因在于想得到高的分数,还不是真的理解,“坏”学生,往往以不屑的神情表示对这种教条的抗议,其中有部分成绩仍然可以保持高水平,有的则无法集中注意在这些距离他们现实生活感受很遥远的事例上面,成绩很差。在进入大学以前,甚至进入大学以后,我们这些现代学生竟然对“人”的心理规律没有任何科学的、系统的认识,教育成为社会问题还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比如讲解朱自清的散文,仅仅知道朱自清的人生简历就足够得出那种教条的“热爱”了吗?写作时的处境如何,这个人的性格爱好以及教育背景都是重要的。创作动机,如果有文献可查,当然更有必要告诉学生。1928年的时候,朱自清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他在《儿女》一文中自责自己未曾像父亲一样仁慈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岛武郎《与幼小者》中那样伟大沉挚的态度,并将自己的家庭状况比之为鲁迅笔下的《幸福的家庭》,他这样说道“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对于体罚,他是痛悔的,对大儿子阿九、大女儿阿菜小时候的责骂痛打常让他受到一种折磨,这样的情形,多么现实而无奈,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不让高中生读到,不让大学生读到?这样的文章所附加的信息,岂非比《梅雨潭》、《春》要多得多?哦,尚未有机会去查看中学的新教材以及课外阅读,这样说有些武断。但要表达的意思还是不错的,如作者所说,“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为什么喜欢,为什么厌恶,为什么发脾气,为什么苦恼,都该通过教育提供一个大致的准确的印象。如《论诚意》里所说“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感情,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趣些”。这些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字,在他们那一代人那里是很多的,正因如此,才会有林语堂、周作人、钱穆、胡适的文章在九十年代的“复活”,而鲁迅却似乎越行越远,不再被人所公开膜拜,只能悄悄佩服。要知道文字是做什么用处的,仅仅记住字词,划分段落,而不从“人”的角度作细致地阐述,教育的功效必定有限的很。

说得很好,但又太细致了,讨论计划,应该着眼全局。

我非常想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科技人文的所有有用的知识,但那并不现实,至少没有一辈子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当务之急,是将最重要的部分规划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爱,无私的爱。做父母的,抱着简单的信念:孩子好,就好。不去苛求孩子达到什么目标,也不去要求孩子的回报,完成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默默地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的父母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这里的责任和义务绝对不是一味的宠溺,而是将自身领悟的做人的道理传递给孩子,并竭力做好榜样。如果只是用金钱满足孩子,那么,成为“了不起”的父母也就太简单了。市场上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好父母的书很多,但大多都是作者一厢情愿的煽情。时代在变化,孩子们感受到的东西总是在变化,不能以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就不能沟通,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需要通过游戏来完成社会角色以及合作、交往的认知,学校减负,校外时间增加,家长却没时间陪伴孩子,不玩网游玩什么?如果做一番调查的话,那些网络成瘾的孩子一定大多都来自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样的真理总是被人们忽视。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前,这个真理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而一旦展开有关教育的论述,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就是第二个需要再三强调的真理。从任性的小屁孩成长为深藏不露的成年人,受打击的次数其实并不太多,不过,遵循“最小伤害”以及“你不会被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伤害”的原则,很多人早早地停止了探索的脚步,然而,市场上那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理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的口号并没有什么益处,“客观”的确存在,没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再远大的理想也是白扯。通过点燃激情焕发出自我的魅力,这是励志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成功,则要通过求知。第三个真理就是关于如何求知的。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截然相反,但同样成功。现代教育是反斯巴达教育的,除了军队和少数公司,顺应人性中自尊自大的一面成为教育的先决条件。但是,我对那些迎合人性的种种教育手段的应用表示严重的怀疑,它们的使用掩盖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的教育,虽然要有非常复杂精致的技术,却主要地不是指信息媒介技术,而是指沟通的技术,引导、指导的技术。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受教育者明确他们所学到的知识都是无数前辈们辛苦思考、实验得来的,对于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所有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从简单的事物演变而来。具体到课堂教学,我认为应该以讲座的形式展开教学,讲座可以有沟通环节,而且有利于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做一番简介,参考书目也应该列出来,方便学生进一步的阅读。高中就养成做学问的好习惯,大学生活就能轻松应付,有兴趣治学的人做出贡献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而不是像现在,大学与高中严重的脱节。

三个真理?让我看看。第一个,没有付出,没有回报,什么样的教育养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教师不爱学习的话学生也不会喜欢学习,对不对?

赫赫,比我说得好。

第二个真理:“自我意识”分潜意识与意识两部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自我保存的动机近乎本能,很难被压抑,而自我展现的动机则常常被压抑,市场经济要求自我展现,所以中国的静默文化悄然变化,教育必须体现这种需求。

第三个真理?

知识不是凭空产生,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自我”与环境交换信息所得到的知识应该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传递,开办知识讲座是适应网络时代多元化趋势的教育方式。

嗯,我是这么个意思,但要说是真理,还有待证明。教育应该以孩子的能力全面开发为宗旨,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理念,以科学、民主或诚意郑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纲要,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而不应像现在这样,家长都抱定一定要让孩子上名校的心态,不去理会孩子的感受,学校都集中于应付考试,自身没有出了考试以外的其他特色特长,除了名校,就是非名校,家长与学校双方选择余地都变得很小。

评论

热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