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pengwang

微信公众号:自我的成长(growourselves),依托专业人士,提供心理成长和能力增长的干货;一切与成长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一切与能力有关的有趣且实用的内容。

重新认识世界之三:我的价值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我回到了家乡,原打算做一番事业,结果我竟然被困住了!太不可思议了!难道说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吗?怎么可能!

“北大人思想,清华人行动”,这句话的确反映了很大一部分事实,综合性的大学和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应该有这样的区别,但北大人只懂得思想吗?本质上,世界是悲观的,思想触及到这一点后人难免感到失落,理想的殿堂紧闭大门,我们何去何从?很多时候,思想是一种负性的力量,对行动有极大阻碍作用,许多北大人因此而驻足,甚至自甘沉沦,但更多的北大人选择了奋进。再远大的理想也要从脚下延伸出来,不行动永无成功的那一天。即便思想在传递的时候总是出现误差,即便理想最终不得不做出改变,我们无悔于青春。

美猴王孙悟空对玉帝说:“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你该把这座位让出来给俺老孙了。”这句后现代语录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状:许多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许多名人被“长江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许多知识学的时候似乎还“炙手可热”转瞬间就成了明日黄花被雨打风吹去了。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广告词风靡全国,寻找永恒的理想注定要失败。这不该成为停止前进的借口。这应该是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和把握时代的脉搏。

“the series of jobs that a person has in a particular area of work,usually involving more responsibility as time passes”,这是《牛津高阶》关于”career”的一条注释,其中关键在于responsibility的增长。职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工作是职业的必要组成。也许我的简历不够连贯,但我的职业规划没有变:传播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长久价值的知识。也许我一度对这种规划产生严重质疑,认为最长久的莫过于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和光同尘混沌终老,但我始终坚信只有创造才能反映人的本质,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进步的努力。也许我对哲学的偏爱显得不合时宜,但我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并且相信每个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人都需要它们的抚慰。

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长久价值的知识,是什么呢?

世界观:科学主义。

人生观:人文主义。

价值观:儒家文化。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上一篇已经简略提过,这里着重说一说儒家文化。

没有科学主义作支撑的儒家文化是浅薄的废话合成物。“大嘴”们你一言我一语,振振有词,“似乎有知识”,其实只是各说各话,没有统一的标准。新儒家代表人物李泽厚、杜维明等提炼出儒家核心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对弟子仲弓“问仁”的答复,也是对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诺斯等经济学家总结出来的人际交往策略的“黄金法则”,但这句话如何理解:“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孺悲何许人也?孔子为什么采取那样的方式表达对他的不满?孔子的“恕”,既对人也对己,比如对叶公“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答复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比如对签订盟约后很快毁弃的解释“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十九岁娶亲二十岁得子三十岁创业五十岁辉煌一把然后周游列国饱受磨难的孔子对于人情世故非常熟悉,整部《论语》都在教导我们如何立足于社会,“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懂得这些,就算是把握儒家文化的精髓了。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科学的思维,人文的关怀,儒家的包容。立此存照,起而行之!

评论